1《善說精髓筆記》2015年3月21日上午
講述:102世仁波切
中譯:如性法師 ~ ~ 音檔: http://cht.tw/x/rehhu (前10分鐘)
筆記:道寬比丘尼
文殊怙主三界法主宗喀巴大師,曾經在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當中提到一個偈頌。在講述道次第,按照過去傳承祖師們的傳承,會在第一天的一開始,以這個偈頌為各位調整動機。在這個偈頌當中提到了:
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,得此妙身亦僅有此次,難得易滅如空中閃電,思維此道理已即了知, 世間萬事猶如簸糠秕,後應恒於晝夜取心要,瑜伽行者我如此修持,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。」
這部論平常稱為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又稱為《證道歌》,這是宗喀巴大師所造的一部論典。宗喀巴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,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、中、略這三種。「廣」的道次第是指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而「中」的道次第是指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,而「略」的道次第是指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。在格魯派當中詮釋道次第的論著,最著名的就是八大引導,而八大引導當中最主要的根本,就是宗大師所造的廣、中、略三種的道次第。
在上一段我們有提到,宗大師所造的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又稱為《證道歌》。這一點就像過去即身成佛的密勒日巴尊者,他的著作當中也有《證道歌》是相同的。所謂的《證道歌》是指,造論者透由自己實修的經驗,在生起證量之後所造的著作,我們稱為《證道歌》。所以提到密勒日巴尊者,尊者他的本質也是佛,但是從凡夫的角度、在我們的眼前,密勒日巴尊者他所現的就是凡夫相。
提到尊者他小時、在年幼時,雖然非常聰明,但因為生長在貧困的家庭,所以都是被其他人欺侮;之後他依止了一位惡知識,從惡知識那裡得到許多教授,透由這些教授他傷害了很多眾生;而之後,密勒日巴尊者最主要依止的是瑪爾巴譯師。提到尊者本身,雖然在凡夫的眼前,會認為他傷害了很多人,但是非常清楚的他就是佛的本質;甚至有另外一種說法,密勒日巴尊者的前世,是噶當派一位祖師叫恰切秋這位尊者的轉世。
當我們在解釋這些內涵的時候,近幾年來觀音尊者在講法時,都會強調一個觀念。這個觀念雖然在格魯派當中,並沒有這麼清楚地去討論它,但是在噶舉派的傳承裡面,過去的祖師當中有人非常強調這個觀念。是提到,當我們在修學正法的時候,要分成兩個部分:第一個部分是稱為聖教的總相,第二個部分稱為眾生的別相。我們在學習正法的時候,應該要探索這兩者有何不同。
在上一段提到,平時我們在學習正法的時候,應該要了解正法可以分成兩個部分:一個是提到聖教的總相,第二個部分是提到眾生的別相。所謂「聖教的總相」是指,佛所說的教法可以分為大乘、小乘;在大乘當中又分為顯教以及密教;密教當中又可以分為密續四部,這些都是佛所說的教法。所以以佛所說的聖教總相而言,應該如何解釋佛的內涵?佛在宣說正法之後,透由過去的成就者實修、心中生起了證量,而來抉擇佛所說的聖教內涵到底是正確的、還是有誤的,這是以聖教的總相來解釋佛陀的聖教。提到比較特殊的例子,比方密勒日巴尊者而言,我們都知道密勒日巴尊者在那一生並沒有作廣泛的聞思,而且他是造了很多惡業的人,這樣的情況是屬於眾生的別相,也就是他是特殊的例子。為什麼這樣的人他能夠即身成佛,這從聖教總相來說是無法解釋的,所以必須從眾生別相的方式來作解釋。
以佛教的總相而言,我們都知道顯教當中很清楚地提到,如果一個眾生想要成就佛果,必須藉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累積福智資糧,最終才能夠成就佛果。而在密續當中也有提到即身成佛,也就是下三部他們會提到即身成佛的觀念;甚至在無上密,可以在濁世一生當中短短的時間點,就可以即身成佛的道理。所以顯教以及密教,在解釋成佛這一點上,他們解釋的方式是不同的。所以我們在學習聖教的時候,必須要了解顯教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部分,而密教又是如何解釋的。
但提到眾生的別相,也就是特別的例子。以密勒日巴尊者而言,我們都知道密勒日巴尊者他造了很多的惡業,即便他依止瑪爾巴譯師,瑪爾巴譯師都沒有為他宣說正法,而且讓密勒日巴尊者做很多事情、蓋很多房子,甚至在晚上瑪爾巴譯師的妻子在擠牛奶的時候,密勒日巴尊者就當成她的椅子,讓她坐在上面擠牛奶。有一次瑪爾巴譯師要傳法的時候,密勒日巴尊者很貿然的到了現場想要聽法,這時瑪爾巴譯師看到密勒日巴尊者出現,他就說:你造了這麼多的惡業,這樣的人怎麼可以聽法?你趕快滾出會場。瑪爾巴譯師是以這樣的方式教導密勒日巴尊者,但密勒日巴尊者卻能夠從這樣的狀態當中即身成佛,這是眾生別相,也就是特別的例子。所以我們在學習正法的時候,要分清楚「聖教總相」以及「眾生別相」這兩者的差異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以我本身而言,雖然我在西藏以及印度,聽了很多師長為我宣說正法的道理,但除了觀音尊者之外,我從來沒有聽過另外一位上師,解釋「聖教總相」以及「眾生別相」這兩者的差異。在格魯派的傳承裡面,並沒有清楚提到這兩種的行相差別為何。的確我們在學習的時候,應該清楚地分辨這兩者的差別在哪裡,而它的根源是什麼?它的根源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,在噶舉派的歷代傳承祖師們的論著裡面,有提到「聖教總相」以及「眾生別相」這兩者的差異。
因此今天在這個地方,我們一開始就提到了,「聖教總相」以及「眾生別相」這兩者的差別,也希望各位在聽到這兩個名詞的時候,將這兩個名相先記起來,這對我們學習正法非常重要,而它也是從有依據的論著裡面提到的觀念。如果有同學對這兩者無法區分得很清楚的話,之後如果有時間會在這個地方跟各位作問答,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來釐清這兩者的差異。如果我們在學習正法時,無法仔細區分這兩者的差別,而將這兩者混為一談的話,會有什麼情況發生?有些人他會抱持著,如果密勒日巴尊者他一生造了這麼多的惡業,而且不需要經由廣大的聞思,只要稍作修行就能夠成佛的話,那為什麼我們要學這麼多的經論?我們只要依著某一位上師的口訣,在短時間之內認真的修持,我們也有成佛的可能性啊!有些人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。甚至有些人會覺得,成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為什麼?因為如果連密勒日巴尊者這一種人最終都能夠成佛的話,那成佛一點都不困難,這表示成佛根本不可能的。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,應該要仔細區分這兩者的差異到底為何。
尊者近幾年來特別強調這個觀念之後,在很多的會議裡面,有不少人對於這一點還是有質疑,所以在很多的會議當中都會針對這一點作討論。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點?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,很多人會以密勒日巴尊者為例,認為他在成佛的那一生並沒有作廣大的聞思,他只是依著上師的某些殊勝教授,在短時間之內就成就了佛果,以此為例,而認為學佛並不需要廣泛的聞思,只要依止上師、聽聞少許的教授最終就能夠成就,這種觀念是錯誤的。也就是這種情形可以在密勒日巴尊者身上呈現出來,但不見得在我們每一個初學者的身上都能夠呈現出這個特點,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仔細區分,「聖教總相」以及「眾生別相」這兩者的差異。
密勒日巴尊者曾經對周邊的人提到;我不是在白紙黑字上面學習的,也就是我並不懂得經論的道理到底為何,我也沒有作廣大的聞思,但是我很清楚地知道,在我眼前所呈現的這一切,它在告訴我的就是無常的道理,它在提醒我的就是這一切都是痛苦的本質。所以即便我沒有廣大的聞思,但是我所學的這一切、我所看到的這一切,它就是在告訴我經論當中的內涵,所以我的學習並不是在白紙黑字上面來作學習的。
密勒日巴尊者他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,他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學習,我們行嗎?以此作為例子,想要模仿他,其實對多數的初學者並不適用。甚至密勒日巴尊者他提到:我不懂什麼叫做正量、什麼叫做非正量,我也不懂什麼叫做度彼岸,但是我知道我所依止的上師是一位正量的上師,他所傳的口訣是正量的口訣,透由依止正量的上師、修學正量的口訣,最終我能夠度脫彼岸。所以雖然我不了解何謂正量、何謂非正量,我也不了解何謂度彼岸,但我知道如果我沒有依師、我沒有修學正法,我會在輪迴當中流轉,這個時候我是沒有辦法度脫彼岸的;進一步,如果依師、修法,最終我是能夠跳脫輪迴而到達彼岸的。所以從這些論述當中,我們就可以知道,密勒日巴尊者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者。
之所以提到密勒日巴尊者,是因為在密勒日巴尊者的論著當中,有很多部都有提到《證道歌》這三個字。相同的,宗喀巴大師所造的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之所以稱為《證道歌》,是因為大師透由廣泛的聞思,並且進一步精進地修學,最終心中生起證量,所造的論著我們稱為《證道歌》。
因此在宗大師所造的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多數的偈頌最後都有提到:「瑜伽行者我如此修持,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。」這兩句話它的意思是提到,我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修持正法,如果你想要追求解脫,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來行持。大師在對弟子作教誡的時候,是以「瑜伽行者我如此修持,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」來作教誡;而我們平常在讀誦的時候,應該將「瑜伽行者我如此修持」改成「至尊恩師汝如此修持,我欲解脫亦應如是行。」也就是至尊恩師您,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修持道次的內涵,如果我一心想要追求解脫,我也願意效學您的精神,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道次。
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偈頌,在道次第當中是介紹暇滿的部分,也就是在依師之後,緊接著會在下士道提到暇滿為何。下士道裡最主要的法類,是透由認識暇滿,進一步的知道暇滿難得、義大,而思惟死亡無常等內涵,所以這個偈頌最主要介紹的是暇滿,而這個偈頌也非常具有加持力。所以過去的傳承祖師們,在講述道次第的第一天,一開始都會引這個偈頌作為開頭。
在之前我們提到了宗大師所造的道次第論著,分為廣、中、略這三部。「廣」的道次第是指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;「中」的道次第,一般來說我們會將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稱為中的道次第;而「略」的道次第所指的是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多數人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廣中略這三種的道次第。但過去有些祖師他們提出不同的看法,他們認為廣中略當中的「略」指的是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,也就是我們平常稱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,它就是廣中略當中的「略」。所謂的「中」指的是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雖然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字面上的內容比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來得少,因為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以長行而言它有兩百多頁,但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只有少少的幾個偈頌,所以以字面的字數來說,我們會說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的字數遠超過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這一點的確沒有錯。但為什麼過去的祖師們會稱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是廣中略當中的「略」,而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是廣中略當中的「中」?他們是從,雖然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的文字非常精簡,但是它所含蓋的內涵非常深廣,他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的。但我們平常比較貫用的解釋方式,還是第一種的解釋方式,就是將《菩提道次第略論》稱為「中」的道次第,而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稱為「略」的道次第。
這一點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所造的《證道歌》,雖然它的字非常精簡,但它所含蓋的內容卻非常深廣。在密勒日巴尊者所造的《證道歌》當中,我們看不到定義、我們看不到分類,但是它所告訴我們的內涵,卻是我們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。少少的幾個字句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無常、我們可以了知輪迴的苦,而這些道理都是從密勒日巴尊者,他透由實修生起證量之後,按照自己實修的方式講出來的。所以密勒日巴尊者本人,雖然在那一生沒有作廣泛的聞思,但是他所講出來的法,甚至超越很多的論典。
相同的,宗大師所造的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,又稱為《菩提道證道歌》。他將《廣論》以及《略論》當中非常深廣的道理,以精簡的幾個偈頌將它表達出來。雖然在字面上我們看到的字,是比《廣論》以及《略論》少,但是它所包含的道理,卻不亞於《廣論》以及《略論》。所以過去有些祖師他們認為,所謂的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應該是廣中略三種道次第當中「中」的道次第。
各位如果平時有空的話,可以將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背起來,因為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的內容並不多,但是它所包含的法理卻是相當深廣。所以各位如果有空,可以將《菩提道次第攝頌》背在心裡,並且按照文義來作思惟,這能夠得到很大的加持。而宗大師的另外一部論是提到《傳承上師祈請文》,這部論它的原名稱為《開聖道門》。而在這部論著當中,宗大師之前的歷代傳承祖師,是宗大師所造的。從導師釋迦世尊,一直到宗大師獲得道次第的最主要的兩位根本上師,也就是卻結巴桑以及那卡加千這兩位上師,之前歷代傳承祖師的偈頌是宗大師親手造的,而在宗大師之後的偈頌是後人添加上去。
提到這個偈頌第一句話: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,是在說明,現今我們所獲得的暇滿身,它的價值遠超過如意寶,「得此妙身亦僅有此次」,想要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它的機會並不多,這樣的人身相當難得,它不僅「難得」,「易滅如空中閃電」,它不僅難得而且很容易消失,就有如空中的閃電轉眼即逝,「思維此道理已即了知,世間萬事猶如簸糠秕」,當我們思維了暇滿難得、義大、死亡無常的道理之後,會知道世間的安樂從外表看上去雖然光鮮亮麗,但是它的本質並沒有任何的心要。所以簡短的幾句話裡面,所要告訴我們的內涵是相當深廣的。
第一句提到「此閒暇身」,特別強調「閒暇」這兩個字。所謂的「閒暇」是指有時間修學正法,也就是透由獲得閒暇的人身,遠離了八種不閒暇的狀態,而使得我們有機會修學正法。現今放眼望去,我們知道多數人沒有宗教信仰,即便有宗教信仰也不了解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它的教義為何,即便了解也很少人會去認真實踐。我們多數人所忙的都是現世的安樂,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,我們真的獲得閒暇的人身嗎?我對這一點抱持著懷疑。為什麼?雖然我們有機會修學正法,但是我們在修學正法的過程中,多數的時間是用在什麼方面?是在追求世間的安樂,我們並沒有把自己所獲得的人身用在該用的地方上。有時我們會覺得獲得暇滿人身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,但仔細地想一想,無論上師、弟子,有宗教信仰的也好、沒有宗教信仰的也好,我們多數人忙的都是世間的安樂。多數時間都用在追求世間安樂上的話,這代表什麼?這代表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修學正法。所以現今我們多數人,自以為得到暇滿的人身,覺得自己是很慶幸的,但是我並不認為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得到暇滿的人身,因為多數人並沒有把時間用在修學佛法上,所以這樣的人身我不認為是暇滿的人身。
第一句話特別強調了「此閒暇身」,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點?是要告訴我們,所謂「閒暇的人身」,它所指的是我們有時間修學正法,將多數時間用在學習正法的人身,我們稱為閒暇身。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,並且在強調閒暇身的重要時,有特別強調如意寶。以喻而言,現今是找不到如意寶的,雖然找不到如意寶,但是我們還是要強調閒暇身它的重要性遠超過如意寶。如果這一點是從科學家的角度來解釋的話,科學家有追根究底的精神,所以當你告訴他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的時候,他會將焦點放在這個世間上真的有如意寶嗎?如果沒有如意寶,你說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這句話,不就是在說謊嗎?因為你所謂的「喻」根本不成立。不成立的情況下,你怎麼透由這個喻來強調暇身的重要性呢?的確在五濁惡世的現今,由於眾生的福非常薄,沒有辦法找到如意寶,所以這個喻在現今是不存在的。但仔細想一想,如同這個喻在五濁惡世的現今無法成立,現今、這樣的時間點、這樣的環境,我們想要獲得暇滿的人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。所以從這個角度進一步去想我們就知道,原來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的這句話,它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非常深廣的。
上一世的赤江仁波切,在解釋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這句話時,都會特別強調這句話非常重要,我們一開始應該仔細地思惟,為什麼閒暇的人身它的價值遠勝過如意寶。並且在解釋的時候仁波切會提到,以月亮、蓮花這些美好的事物來作譬喻,而形容一件事情。舉例來說,有些人他想要形容這個人的外貌很莊嚴,就會形容他的外貌就像蓮花一樣,或者是他想要形容這個人很聰明,就會用他的心像太陽一樣,透由外在美好的事物來作種種的譬喻。但是宗大師之所以特別強調「暇身勝過如意寶」,並不是找一個看似很美好的喻來作譬喻,而是他自己透由廣泛的聞思、精進的修持,心中生起證量之後,他想到:「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,它的價值是遠勝過如意寶的,它是非常好的。」所以宗大師在強調「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的這一點,跟世人在寫作時,透由外在美好的事物來作譬喻,這兩者是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。
在上一段我們提到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的這句話,在思維這句話的時候,我們應該先思維的是,閒暇的人身它的價值遠勝過如意寶,它的原因是什麼?提到如意寶,的確在現今我們找不到如意寶,但是在世間上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很像如意寶的,比方金錢或是寶石。如果一個人擁有很多錢、擁有很多寶石,我們都會說這個人是很富有的,甚至能夠因此得到很多美名,很多人都會去讚美他。而且透由金錢以及珍寶,他能夠成辦現今的安樂,甚至能夠將他所擁有的這一切留給子孫,也能夠為他的子孫帶來眾多的利益。所以現今即便沒有如意寶,但世上還是有很多珍貴的寶物,它能夠成辦現世的安樂。
而提到「如意寶」,為什麼同樣都是石頭,有些石頭會取名為「如意寶」,有些石頭只不過是普通的石頭罷了!雖然這都是假名安立的,但在假名安立的同時,境界本身應該也會有所不同才對。如果境是完全相同的,我們用假名安立上不同的名稱,而說一者是珍貴的、另外一者是普通的,這並不合理。所以雖然如意寶它也是石頭,但它的成份,或者是它的能力、它的功效,的確跟普通石頭不同,所以這時我們用假名去安立它,說它很珍貴、說它能夠成辦世間的安樂,這一點是合理的。
而提到「如意寶」,在賢劫的時候,有福的人能夠找到如意寶,並且將如意寶洗淨放在寶幢的頂端,很誠心的發願供養,藉此能夠成辦現世的安樂。比方如果他生了重病,能夠透由祈求如意寶而讓他的病痊癒;如果他生處的環境有旱災,透由祈求能夠降下甘霖;如果他是生處在有地震的地方,也能夠透由祈求,而讓當地不要發生地震。也就是世間的種種安樂,食、衣、住、行任何他想要的順緣,都能夠藉由祈請、發願而成辦。如果世上有這樣的寶物,那真的是不可思議的事情。
但是反觀我們現今所得到的人身,如果它真的是暇滿人身的話,這只是作一個假設,如果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真的是暇滿人身的話,為什麼它的價值遠超過如意寶呢?既然如意寶有這麼多的功效,為什麼我們所獲得的人身,它的價值遠超過如意寶?我們平常在看待自己所獲得的人身,都會有一種直覺的反應,我得到人身、周圍的人也得到人身,他們所獲得的人身跟我所獲得的人身是沒有不同的。甚至我們在看待其他人的時候,有些人沒有宗教信仰,他根本不了解法義為何,但是我們看到他人所獲得的人身時,心中會覺得他所獲得的人身比我還要好、比我還要珍貴;所以即便對方沒有學習正法,我們在看待別人的時候,都會覺得別人所獲得的人身是遠超過我們的。這時應該仔細思考,假設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,它真的是暇滿人身的話,為什麼它是勝過如意寶?
這一點在解釋的時候,可以從以下的方式來作解釋。現今多數人所追求的不外乎是食、衣、名這三樣東西。「食」希望自己能夠吃得飽、不要餓肚子;「衣」希望能夠穿得暖;但是光吃得飽、穿得暖,我們就能夠因此而滿足嗎?並不能!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,希望有「名」。這三者當中,斷除對食以及衣的貪著是比較容易的。多數閉關的修行人,之所以會想要修行、甚至想要在偏遠的地方閉關,他對於食以及衣的貪著並不強烈。就像密勒日巴尊者、瑪爾巴譯師,過去有很多的大成就者,之所以能夠捨棄現世的安樂,是因為他一心想要修行。但如果不是這樣的成就者,對初學的人而言,如果想要去閉關修行,雖然能夠捨得下「衣、食」,但不見得能夠捨得下「名」。
這當中無論是博學多聞的智者,或者是一心想要修行的修行人,雖然能夠斷除對於衣食的貪著,但多數人在修行的時候都會現起一個念頭:「我認真修行,到底會不會有人知道這件事情?」如果我們在修行的期間,心放在名上面的話,說實在的,我們所修的法根本無法稱為是清淨的正法,因為我們的心耽著在名上面、被名所吸引住。所以這時,即便我們在修學正法,但是我們的狀態是閒暇的狀態嗎?並不是!為什麼不是閒暇的狀態?因為我們在修學正法的期間,心完全被名吸引住了,當下所修的根本不是正法。所以當一個人他想要去修行、他想要去閉關,他雖然能夠捨棄衣食,但如果他無法捨棄名的話,你說他所獲得的人身是暇滿的人身嗎?這一點值得考慮。
無論是格西、或是上師、或是智者,以世間的角度來說,高官大臣多數人所追求的都是「名」,都希望別人知道我們,都希望別人肯定我們、讚美我們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即便我們有心想要學法,但如果心被名所吸引住的話,我們根本沒有把心放在正法上,甚至所修學的根本不叫正法。所以此時所獲得的人身,它是有閒暇修學正法的人身嗎?並不一定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作分析的話,要得到暇滿的人身,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對於這一點,過去的一位大成就者,他透由本身的經驗,很慈悲的告訴周圍的弟子:多數的修行人雖然想要修行,但是所捨的都只是「食、衣」,但是並沒有辦法捨棄「名」。
過去有人請教阿底峽尊者,如果一個學法的人在學法期間,他貪著的是現世的食、衣、名等種種安樂,在貪著現世安樂的同時他去行善,在今生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結果?這時尊者回答:如果這個人過去生有福報的話,藉由今生行善,他想要得到的都能夠得到。接著那個人又問到:這樣的人,他來生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報?尊者回答:這樣的人他來生只能夠得到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的果報。這代表什麼?這代表如果我們追求現世的安樂,即便我們所學的、所修的是善行,最終還是沒有辦法讓我們跳脫惡趣的大門,這對我們就沒有任何意義。所以我們在學法期間,如果心被世間的安樂所吸引,這時即便自認為所獲得的是暇滿的人身,但事實並非如此,因為藉由現今得到的人身,並沒有閒暇修學正法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心完全被世間的安樂所吸引住,這時我們的狀態,對於修學正法來說根本是不閒暇的狀態。
而現今所得到的人身,如果我們懂得善用的話,藉由人身能夠成辦哪些有意義的事?簡單來說,透由暇身能夠成辦大、中、小三種的心要。「大的心要」是能夠成辦斷除一切過失、圓滿一切功德的佛果,如果世上成佛是存在的,那透由暇身能夠成辦這樣的果位;如果成佛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話,那我們就不需要討論了。所以透由閒暇的人身,精進的修持,最終是能夠成辦佛果的,這是獲得暇身之後所能夠成辦最大的心要。而「中的心要」是獲得解脫,獲得解脫就不用再一次地在輪迴當中流轉,也就是對於生死自己能夠自主、自己能夠決定。但如果暫時無法成辦佛果、無法成就解脫的話,至少透由暇身能夠讓來生不墮惡趣,甚至不會墮入不閒暇處,能夠再一次投生善趣而得到增上生。對於這一點過去西藏的祖師們,在講法的時候都一再地強調,對於初學的我們而言,雖然透由暇身要成辦解脫、要成就佛果的確不容易,但是我們要設法讓自己的來生,生生增上不要墮落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所以如果我們在獲得人身之後,不但沒有辦法成就佛果、沒有辦法成辦解脫,就連來生不要墮入惡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,說真的,我們得到人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為什麼我們所獲得的人身,它是勝過如意寶呢?提到如意寶,以海中的龍王而言,海中的龍王牠享有如意寶,牠身上帶的是如意寶,牠所住的地方是如意寶打造的,但是以龍王本身的狀態來說,我們都知道牠是投生在惡趣當中的一份子,牠是畜生道的眾生。所以即便牠享有榮華富貴,牠有再多的如意寶,但是牠所擁有的如意寶,有沒有辦法成辦人身所能夠成辦的三種心要當中最小的心要呢?並沒有辦法!光有如意寶牠都無法跳脫惡趣。甚至如果無法善加利用如意寶的話,就像我們身為人,如果不懂得善用金錢,金錢反而會成為我們墮入惡趣的主因,因為我們會被所擁有的金錢吸引住,忘了修法的我們是很容易墮落的。所以透由暇身能夠成辦三種的心要,但是透由如意寶連三種心要當中最小的心要都無法成辦,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解釋「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」的這句話。
在上一段我們提到「此暇滿身勝過如意寶」的這句話,也就是透由一顆如意寶,它能夠成辦現世眾多的安樂,如果一顆如意寶都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利益,如果擁有千百萬顆如意寶的話,那所能夠帶來的利益更是無法想像了。透由眾多的如意寶,它能夠成辦現世的食、衣、名種種的安樂;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,我們獲得這些安樂的同時,周圍的敵人也會隨之增加,這一點很容易觀察出來。在世上有很多有錢人,透由金錢能夠滿足自己以及他人的需求,但是在擁有金錢的同時,他身邊可能會出現很多敵人,有小偷、有強盜、有嫉妒他的人,各種的敵人都會隨之而出現。甚至有很多有錢人,因為有錢而讓他的心中產生另外一種的憂慮。那你說錢真的能夠讓人獲得快樂嗎?這並不一定。
所以在探討這句話的時候,我們要先思考到,如意寶能夠成辦的是哪些事情?簡單來說,如意寶只能夠成辦現世的安樂,除此之外,它沒有辦法成辦來生我們所想追求的利益。但如果我們獲得人身的同時,所追求的僅止於現世的安樂,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聲名、利養、恭敬的話,說真的,即便我們自認為得到暇身,但是心完全沒有空閒的時間修學正法,因為我們的心完全耽著在現世的安樂上。
提到「世間」跟「法」這兩者的差距,所謂的「世間」指的是,如果我們的心耽著在世間的安樂上,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這都叫「世間」;進一步的,如果我們的心是為了來生的利益而成辦某一件事情,這樣的狀態稱為「法」。其實這種觀點不要說是佛教徒,就連其他的宗教信仰,包括回教、基督教,他們也主張這樣的觀念──也就是我們之所以要學法,並不是為了今生,而是為了來生。如果我們是為了追求今生的安樂而學法的話,我們都知道,這種狀態只會越來越糟,而不會越來越好的。照理來說,學法的人各方面應該比沒有學法的人要來得更好才對,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是學法的人,卻同時發現我們的狀態比其他人更糟的話,這表示我們學法的狀態是有問題的。
緊接著,「得此妙身亦僅有此次」,想要得到暇滿的人身並不容易。從過去生直到現今,我們得到暇身的機會並不多,就連今生自以為得到暇身的同時,如果仔細思考會發現,我們所得到的人身不見得是暇滿的人身。這一點之前一再地強調,因為心沒有安住在正法上,即便想要修學正法,但是我們的心被世間的利益、被世間的安樂吸引住,所以我們是沒有閒暇修學正法的。
從這個角度來解釋就可以知道,要獲得暇滿的人身,真的不容易。所以從譬喻當中,一個現今找不到的喻──也就是如意寶來強調暇身的重要性。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就會發現,其實想要獲得暇滿的人身,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雖然短時間之內,我們沒有辦法成佛、也不見得能夠獲得解脫,但我們要設法讓今生得到人身的同時,看是否能夠讓來生不墮惡趣。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,至少我們得到的人身是有意義的;但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做到,說實在的,有沒有得到人身並沒有太大的差異。
平時在學法的時候,多數人都會有一種觀念,會覺得成佛很困難、解脫不容易,但仔細想一想,如果現今所獲得的人身,它真的是暇身的話,如果能夠善用暇身,對於能夠善用暇身的這個人來說,成辦解脫以及成佛並不遙遠。過去的祖師們都會提到,如果我們身處在不閒暇處,尤其是三惡趣的話,從三惡趣的狀態想要跳脫再一次地投生善趣,它的難度遠超過得到暇身的人善用暇身成佛的難度。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,如果能夠善用所得到的人身,讓它成為暇滿的人身,其實成辦解脫、成就佛果離我們並不遙遠。
不僅如此,過去的祖師們也提到一個譬喻,就像有人想要推一個大銅球上山,這時如果將自己所獲得的人身轉變成是暇滿人身的話,我們的狀態就像是喻當中的那個人,已經將大銅球推到半山腰了,只要咬緊牙關,離山頂的距離並不遙遠,所以只要我們能夠撐過這一段,最終就能夠成就。相反的,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咬緊牙關,在這個時間點放棄了,而我們手中所推的大銅球往下滑的話,要再次下山把它推到半山腰,這件事對我們而言就顯得相當困難了。所以即便我們有修學正法,但是看看沒有修學正法的人,他們的所作所為,跟我們自認為有修學正法的人,到底有什麼差別?我們都會說,沒有學法會墮入惡趣,但是我們看看自己的狀態,我們自認為自己有修學正法,那難道我們來生就不會墮入惡趣嗎?看看我們周圍的人,很多人在得到人身之後,他擁有智慧、他有知識,甚至像現今有很多的科學家能夠發明很多新奇的物品,但是這些人到臨終的時候、面對死亡的時候,最終他所面對的是什麼?他還是要面對來生墮落的這個事實。
所以當我們自認為,所獲得的人身是暇滿人身的話,那我們就應該設法讓自己的狀態生生增上,而不要讓自己墮落。這一點對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。如果我們懂得善用自己的人身,即便是短短的幾秒鐘,都能夠成辦很有意義的事情,這時我們的狀態就是不斷地增長;相反的,如果不懂得善用人身,浪費我們的生命的話,其實我們每一分、每一秒都是在墮落的。所以先不探討成佛或是解脫,我們應該先討論的是,我們有沒有辦法將現今所得到的人身轉變成是暇滿的人身,善用我們的暇身,而讓自己生生增上?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點,因為現今有很多沒有學法的人,他會說:根本不需要學法。為什麼?「學法」,說會成佛、說會解脫,這些都是騙人的,成佛根本沒有人可以看得到,而在世間上有誰是真正獲得解脫的?所以當有人提出這個觀點時,如果想要學法的心不夠堅定的話,心中就會產生懷疑,我是不是要繼續地學法?學法真的能夠成佛、真的能夠解脫嗎?我們的心中也會有疑惑產生。所以善用我們的暇身,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正法上去思惟正法,這是很重要的。
不要只覺得現今我是一個學法的人、現今我是一個佛弟子,就以此為滿足,因為光是為自己取一個「學法者」的名,這是不夠的。這一點從我自己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,取一個名,這對我們的狀態並不會有任何的改善。這一點就像月稱菩薩在《入中論》裡面有提到一個偈頌,這個偈頌當中是說明,我們現今的狀態,至少某一個部分它是自主的,我們身處在能夠修學佛法的狀態當中,如果我們沒有善加利用這個機會,而讓能夠生生增上的機會從手中溜走的話,來生一旦墮入惡趣,想要再一次從惡趣當中跳脫出來,這件事情是非常困難的,所以請各位將這個部分的內容謹記在心。
我們早上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。
留言列表